【游戏设计开源计划#5】 分享拣爱第二个故事《爱情·距离》的设计细节,发散地聊聊叙事游戏和爱情。
如果作品中有些意义不经旁人解析就难以察觉,这种情况下,如果能配结合分析解说一同游玩,游戏体验会不会得到升华?不一定是作者的自白,也可能是批评家的分析。漫画家浦泽直树认为漫画应该是每个人都能看得懂的、应该是任何人都能理解的,我不太赞同。我认为任何一部作品——不仅是“有深度”“有品位”的作品,而是任何一部作品——都会有些内容是需要做分析做解构才能被人读出的。光是站在“一般读者”的立场,见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最近我在读弗洛伊德的文学批评论文《利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他以达芬奇说过的一个白日梦为轴,发散谈论作品《蒙娜丽莎》和《圣安妮和另外两个人》。据说这篇文章是第一篇用精神分析方法做文学批评的文章,里面的论点也许在我们看来没什么特别的,在文章见世当时,却是引来了铺天盖地的批评和反对(弗洛伊德式的视角在20世纪初因为反常识、而不被理解?)换而言之,如果弗洛伊德不说,人们也就不会用“那种”视角去审美《蒙娜丽莎》和达芬奇,人们也不会意识到还可以用那种视角去审美。 所谓的作品批评或解析,对于读者阅读一部作品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那应该是审美过程必要的一环。人们——尤其是有着“读者”“观众”自我认知的那些人——都是喜欢看解析论文的,人们在看过电影之后都喜欢去找影评,读过影评之后都会喜欢去找影评批评、或影评批评批评、或影评批评批评批评……认为“好”的作品能够不经解析就能让读者凭“直观”感觉到它们“好”,简直是谬论(起码,我个人觉得那种说法很荒唐) 也许我混淆了“阅读”和“审美”两种活动,希望不影响我想表达的。
@方程:所以,我的意思是,不妨也把这个系列节目中的解释做成“开发者注释DLC”整合进游戏本体里呗。
@方程:我觉得解释挺好的,但直接附上解释就很枯燥了,留给玩家自己讨论比较有意思! 诠释是读者的权力!!拒绝稀释!!我很喜欢“作者并不完全理解作品”这句话,毕竟表达伴随了大量无意识,听不听作者解释好像是两种诠释角度,但是作者一旦把自我解释附在作品后面,这两种角度的天平就打破了,会天然向“从作者理解作品”倾斜。 所以现在就挺好的的(~ ̄▽ ̄)~想知道作者怎么想的可以搜一搜,不想知道的也不会看见,网友曾经说过:罗琳不懂哈利波特(~ ̄▽ ̄)~
@sdj大傻:嗯嗯,作者其实早就死了。接受美学不承认作者的在场,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作者只是另一个读者。最近我看了刘慈欣在牛津大学的一个访谈,他说,“一部优秀的作品,读者读出来的东西中相当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都是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的”。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先把《拣爱》加愿望单了,等到我哪天喜欢上谁了再买来玩玩吧。也就是说,我很可能永远也没机会开玩了…… 我的情况也许比较少见。对我而言,“爱情”的最大障碍其实是无法产生“爱情”。诸如喜欢、性幻想、亲密幻想、亲密关系的渴望、幸福感、浪漫蒂克之类的东西,我活到现在依然一次都没亲身体验过。我这种人大概就是别人说的“老处男”或“钢铁直男”吧?基于性冷淡的程度,有时候我也怀疑自己其实是无性恋?(这也可能是事实……)以弗洛伊德式的视角来说,我这种人大概是“自小开始性意识就从来未曾受到压抑,于是成年后性心理发育不全,成了性冷淡”吧。 看过你这个系列之后,我更确信自己没有经历过一般人的“青春懵懂”了。有句话说,葡萄的味道无法通过学习而获得,必须亲自尝过才能知道,所以味觉障碍者不可能知道葡萄什么味。现在市面上表现和谈论爱情的游戏或动漫电影作品很多,但表现和谈论性冷淡的作品却屈指可数。就我最近看过的,也许《后翼弃兵(The Queen's Gambit)》是一例,但由于女主长得太漂亮了,很多人一下子没能意识到那是个讲性冷淡的故事。总而言之,性冷淡获得的关注太少了,这种情况实在让人感觉很可惜。也许爱情和浪漫蒂克的市场受众面本来就比性冷淡要广吧?又也许性冷淡本来就很难引发共情吧?也许性冷感在现代社会依然被视为话题禁忌吧(例如,许多人依然会把“处男”“处女”和“直男”“工作狂”当成贬义词看)?…… 总的说,我个人觉得,这对于创作者来讲应该算是个机遇。少有人走的路无论何时总是比大路更值得猎奇、值得探索、值得传说的。
@方程:再认真一点稍加推敲,就会发现我这个“没吃过葡萄不可能知道葡萄味”的比喻/类比其实很站不住脚。大多数人都没亲自吃过粪便,所以应该不会知道粪便的口味,但大家却似乎都知道那味道应该不会很可口——这个认知的来源就不是感官经验或知性思考。不曾有过任何实际爱情经验的人,也是有可能以某种形式体验、理解、领会到“爱情”的。从来没喜欢过别人的人,也是有可能被游戏《去月球》里的爱情戏感动到愁绪万千的。我自己是没有过这类的体验,是很难想象那是什么感觉。我的情况可能也只是个例而已,对其他人可能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参考价值罢。
我突然在想,“性冷淡获得的关注太少了”这种认知应该也是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日本90年代到10年代,社会范围的性冷淡十分严重,在影视动漫和流行小说文化方面根本不缺性冷淡主题,不如说当时性冷淡主题泛滥成灾了(毕竟,文学是现实之镜嘛),以至于现在的日本少子化、厌婚、爱情无性化、茧居、社会、恐学……严重到无药可解。但自从2015年前后开始,确切的说,就是读着《挪威的森林》长大的那一代人的儿辈走出社会、开始工作的前后那几年开始,日本社会就逐渐开始一点一点地重拾对性生活、恋爱、浪漫蒂克、成家、育儿的兴趣与信心了。虽然本质只是构成社会文化主体换了一代人,而不是人们的本质改变了。 我不太了解中国的情况。听说中国最近这几年少子化的倾向也渐渐严重,也不知道是不是,也听说中国的人们最近几年开始重拾了对爱情与性爱的信心,也不知道是不是。无论怎样,看着社会一点一点地发生改变总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方程:真是巧了,话音刚落,就翻到前几天卓尔书店公众号的一篇文章 https://mp.weixin.qq.com/s/436A4eewaAS23kDFFCLH1A 里面提到了纪录片《再见,爱人》,也许值得一看? 我对国内的了解远远少于对外国的,其实很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几乎从来不看华语的节目和社评……
最近看了贾樟柯的电影《山河故人(Mountains May Depart)》,勾画“中国式寂寞”的,对了解中国社会现状很有帮助……我身为一个中国本地人要通过影视才能了解国情,听上去是有点怪。但其实,像我这样的情况应该并不算罕见。通过影视和小说文化我才知道在中国,和我同龄的这一代人之中有很多人都跟我一样,个人的人生历程与社会、时代、他人的联系发生了严重的撕裂,虽然人在故乡,但活得就像个异乡人一样。
哇,我的评论量好大啊! 看来必须收敛一下,就此住嘴了。
@方程:确实量大,有些不知道怎么回hhh,就挑几点来回吧^_^ →拣爱的开发者注释版本其实是有想过做的,没做主要是因为这事有点吃力不讨好...现在拣爱的平台版本有点多...这种更新本身会有些麻烦...另外把原本留白的地方在游戏里面说死也对于一般玩家不太友好...容易招恨...还是视频的形式做起来也简单,而基本也之后开发者或者想要研究游戏设计的人才会去看,感觉对大家都好。 →我觉得人的共情能力是很神奇的,没有抽过烟但不妨碍我能在影视作品中理解香烟给人的慰籍和烟瘾的难受,是异性恋也不妨碍我尝试理解同性恋或者跨物种恋爱,甚至世界上根本没有人尝试过的星际旅行的孤寂,魔法和炼金术的伦理问题我们都能通过作品感受和体验到,需要的其实只不过是对那个话题的一点兴趣而已。如同我对成为一个猎魔人没什么兴趣一样,大概你是对"爱"这个命题没什么兴趣而已。或许,比起说是"性冷淡",不如说是"爱冷淡"吧。 →在我看来,如今本来就是一个"爱冷淡"的时代。利益、效率先行作为普遍共识,谈个恋爱都能搬出博弈论的世道下,"爱"这种以利他为基本特征的东西,对它无感的人我觉得根本不在少数,只是很多人没有自觉,或者未必肯说出来而已。只是你有自知又愿意说出来而已。讲真其实是个类似要不要喝咖啡的问题。我自己喜欢喝咖啡,现在职业上又是个种咖啡冲咖啡卖咖啡的咖啡宣传大使(大雾)。我也真心认为喝咖啡是对我人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过,不喝咖啡也不会死,或者说,喝不喝咖啡最终都会死,对咖啡没兴趣那不如先试试别的呗,没准什么时候你突然又想尝尝呢。
年纪大来看不过来,看到开源两个字先进来留一句!
如果作品中有些意义不经旁人解析就难以察觉,这种情况下,如果能配结合分析解说一同游玩,游戏体验会不会得到升华?不一定是作者的自白,也可能是批评家的分析。漫画家浦泽直树认为漫画应该是每个人都能看得懂的、应该是任何人都能理解的,我不太赞同。我认为任何一部作品——不仅是“有深度”“有品位”的作品,而是任何一部作品——都会有些内容是需要做分析做解构才能被人读出的。光是站在“一般读者”的立场,见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最近我在读弗洛伊德的文学批评论文《利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他以达芬奇说过的一个白日梦为轴,发散谈论作品《蒙娜丽莎》和《圣安妮和另外两个人》。据说这篇文章是第一篇用精神分析方法做文学批评的文章,里面的论点也许在我们看来没什么特别的,在文章见世当时,却是引来了铺天盖地的批评和反对(弗洛伊德式的视角在20世纪初因为反常识、而不被理解?)换而言之,如果弗洛伊德不说,人们也就不会用“那种”视角去审美《蒙娜丽莎》和达芬奇,人们也不会意识到还可以用那种视角去审美。
所谓的作品批评或解析,对于读者阅读一部作品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那应该是审美过程必要的一环。人们——尤其是有着“读者”“观众”自我认知的那些人——都是喜欢看解析论文的,人们在看过电影之后都喜欢去找影评,读过影评之后都会喜欢去找影评批评、或影评批评批评、或影评批评批评批评……认为“好”的作品能够不经解析就能让读者凭“直观”感觉到它们“好”,简直是谬论(起码,我个人觉得那种说法很荒唐)
也许我混淆了“阅读”和“审美”两种活动,希望不影响我想表达的。
@方程:所以,我的意思是,不妨也把这个系列节目中的解释做成“开发者注释DLC”整合进游戏本体里呗。
@方程:我觉得解释挺好的,但直接附上解释就很枯燥了,留给玩家自己讨论比较有意思!
诠释是读者的权力!!拒绝稀释!!我很喜欢“作者并不完全理解作品”这句话,毕竟表达伴随了大量无意识,听不听作者解释好像是两种诠释角度,但是作者一旦把自我解释附在作品后面,这两种角度的天平就打破了,会天然向“从作者理解作品”倾斜。
所以现在就挺好的的(~ ̄▽ ̄)~想知道作者怎么想的可以搜一搜,不想知道的也不会看见,网友曾经说过:罗琳不懂哈利波特(~ ̄▽ ̄)~
@sdj大傻:嗯嗯,作者其实早就死了。接受美学不承认作者的在场,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作者只是另一个读者。最近我看了刘慈欣在牛津大学的一个访谈,他说,“一部优秀的作品,读者读出来的东西中相当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都是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的”。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先把《拣爱》加愿望单了,等到我哪天喜欢上谁了再买来玩玩吧。也就是说,我很可能永远也没机会开玩了……
我的情况也许比较少见。对我而言,“爱情”的最大障碍其实是无法产生“爱情”。诸如喜欢、性幻想、亲密幻想、亲密关系的渴望、幸福感、浪漫蒂克之类的东西,我活到现在依然一次都没亲身体验过。我这种人大概就是别人说的“老处男”或“钢铁直男”吧?基于性冷淡的程度,有时候我也怀疑自己其实是无性恋?(这也可能是事实……)以弗洛伊德式的视角来说,我这种人大概是“自小开始性意识就从来未曾受到压抑,于是成年后性心理发育不全,成了性冷淡”吧。
看过你这个系列之后,我更确信自己没有经历过一般人的“青春懵懂”了。有句话说,葡萄的味道无法通过学习而获得,必须亲自尝过才能知道,所以味觉障碍者不可能知道葡萄什么味。现在市面上表现和谈论爱情的游戏或动漫电影作品很多,但表现和谈论性冷淡的作品却屈指可数。就我最近看过的,也许《后翼弃兵(The Queen's Gambit)》是一例,但由于女主长得太漂亮了,很多人一下子没能意识到那是个讲性冷淡的故事。总而言之,性冷淡获得的关注太少了,这种情况实在让人感觉很可惜。也许爱情和浪漫蒂克的市场受众面本来就比性冷淡要广吧?又也许性冷淡本来就很难引发共情吧?也许性冷感在现代社会依然被视为话题禁忌吧(例如,许多人依然会把“处男”“处女”和“直男”“工作狂”当成贬义词看)?……
总的说,我个人觉得,这对于创作者来讲应该算是个机遇。少有人走的路无论何时总是比大路更值得猎奇、值得探索、值得传说的。
@方程:再认真一点稍加推敲,就会发现我这个“没吃过葡萄不可能知道葡萄味”的比喻/类比其实很站不住脚。大多数人都没亲自吃过粪便,所以应该不会知道粪便的口味,但大家却似乎都知道那味道应该不会很可口——这个认知的来源就不是感官经验或知性思考。不曾有过任何实际爱情经验的人,也是有可能以某种形式体验、理解、领会到“爱情”的。从来没喜欢过别人的人,也是有可能被游戏《去月球》里的爱情戏感动到愁绪万千的。我自己是没有过这类的体验,是很难想象那是什么感觉。我的情况可能也只是个例而已,对其他人可能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参考价值罢。
最近由 方程 修改于:2021-10-29 17:17:35我突然在想,“性冷淡获得的关注太少了”这种认知应该也是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日本90年代到10年代,社会范围的性冷淡十分严重,在影视动漫和流行小说文化方面根本不缺性冷淡主题,不如说当时性冷淡主题泛滥成灾了(毕竟,文学是现实之镜嘛),以至于现在的日本少子化、厌婚、爱情无性化、茧居、社会、恐学……严重到无药可解。但自从2015年前后开始,确切的说,就是读着《挪威的森林》长大的那一代人的儿辈走出社会、开始工作的前后那几年开始,日本社会就逐渐开始一点一点地重拾对性生活、恋爱、浪漫蒂克、成家、育儿的兴趣与信心了。虽然本质只是构成社会文化主体换了一代人,而不是人们的本质改变了。
我不太了解中国的情况。听说中国最近这几年少子化的倾向也渐渐严重,也不知道是不是,也听说中国的人们最近几年开始重拾了对爱情与性爱的信心,也不知道是不是。无论怎样,看着社会一点一点地发生改变总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方程:真是巧了,话音刚落,就翻到前几天卓尔书店公众号的一篇文章
https://mp.weixin.qq.com/s/436A4eewaAS23kDFFCLH1A
里面提到了纪录片《再见,爱人》,也许值得一看?
我对国内的了解远远少于对外国的,其实很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几乎从来不看华语的节目和社评……
最近看了贾樟柯的电影《山河故人(Mountains May Depart)》,勾画“中国式寂寞”的,对了解中国社会现状很有帮助……我身为一个中国本地人要通过影视才能了解国情,听上去是有点怪。但其实,像我这样的情况应该并不算罕见。通过影视和小说文化我才知道在中国,和我同龄的这一代人之中有很多人都跟我一样,个人的人生历程与社会、时代、他人的联系发生了严重的撕裂,虽然人在故乡,但活得就像个异乡人一样。
最近由 方程 修改于:2021-10-29 00:50:41哇,我的评论量好大啊!
看来必须收敛一下,就此住嘴了。
@方程:确实量大,有些不知道怎么回hhh,就挑几点来回吧^_^
→拣爱的开发者注释版本其实是有想过做的,没做主要是因为这事有点吃力不讨好...现在拣爱的平台版本有点多...这种更新本身会有些麻烦...另外把原本留白的地方在游戏里面说死也对于一般玩家不太友好...容易招恨...还是视频的形式做起来也简单,而基本也之后开发者或者想要研究游戏设计的人才会去看,感觉对大家都好。
→我觉得人的共情能力是很神奇的,没有抽过烟但不妨碍我能在影视作品中理解香烟给人的慰籍和烟瘾的难受,是异性恋也不妨碍我尝试理解同性恋或者跨物种恋爱,甚至世界上根本没有人尝试过的星际旅行的孤寂,魔法和炼金术的伦理问题我们都能通过作品感受和体验到,需要的其实只不过是对那个话题的一点兴趣而已。如同我对成为一个猎魔人没什么兴趣一样,大概你是对"爱"这个命题没什么兴趣而已。或许,比起说是"性冷淡",不如说是"爱冷淡"吧。
→在我看来,如今本来就是一个"爱冷淡"的时代。利益、效率先行作为普遍共识,谈个恋爱都能搬出博弈论的世道下,"爱"这种以利他为基本特征的东西,对它无感的人我觉得根本不在少数,只是很多人没有自觉,或者未必肯说出来而已。只是你有自知又愿意说出来而已。讲真其实是个类似要不要喝咖啡的问题。我自己喜欢喝咖啡,现在职业上又是个种咖啡冲咖啡卖咖啡的咖啡宣传大使(大雾)。我也真心认为喝咖啡是对我人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过,不喝咖啡也不会死,或者说,喝不喝咖啡最终都会死,对咖啡没兴趣那不如先试试别的呗,没准什么时候你突然又想尝尝呢。
年纪大来看不过来,看到开源两个字先进来留一句!